四季 養 生
營養師 王維君 0928533384;virginia@makewin-biotech.com
導正觀念
牛奶不是最佳的鈣質補充營養品,無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。
高鈣飲食不是引起結石的主因,小心高膽固醇飲食!
維X力不是鈣片。
茶、咖啡不加奶或奶精。
不是吃海鮮就會高血脂!
*肉類、油炸食物→高膽固醇
*抽菸、喝酒、甜食、不運動→高三酸甘油酯
吃蛋不會高膽固醇。
中秋不烤肉,健康又環保。
飯後不宜運動,包括走路,易消化不良。
爬山不是好運動,試試快步走。
一週一次的運動不能算運動。
小孩沒有天天上大號,不一定就是便秘,端視便性而定。
大人要天天上兩次大號才正常。
身材像麻豆,紙片人不健康,BMI=18.5~23,不要嚴苛看待你的身材。
不吃澱粉、糖,非減重良方。
不能多動,就要少吃。
天天量體重,身材不走樣。
吃素不會營養缺乏,但要懂得吃。
三餐不可能營養均衡。
善用營養保健品,健康更省事。
不要吃到飽,健康活到老。
天天洗頭、洗澡,保健做整套。
適當訓練抵抗力,拒當溫室花。
減少每日抽菸量,不會降低致命疾病的危害。
酒少量,菸要戒。
茶、湯、飲料不能取代水。
不喝包裝水,自備水壺,讚!
盡量不外食。
春
春季養肝
天氣回暖,萬物生發,是淨化調養身體、體質投資的最佳季節。
中醫而言,春季時體內的肝膽經脈旺盛活躍,包括肝臟、神經(情緒)
、內分泌系統及眼睛。
《黃帝內經》:「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披髮緩行,以使志生」
氣候變化大,穿衣宜「下厚上薄」,寬鬆舒適、柔軟保暖,衣物漸減
。注意老人家的保暖,尤其是背部屬陽,不可受寒。
春季養生
多多接觸綠色植物,淨化身心。
怒傷肝,注意情緒的控制與調節,保持樂觀開朗、
心情舒暢,不可悲觀,尤不可動怒生氣。
「人臥則血流於肝」、「常欲小勞,務勿使不能堪也。」說明酣暢的睡眠
,適當的休息有助於保肝及 增進肝臟功能。
飲食建議
多甜少酸,清淡為主,忌「熱補」。
溫補陽氣:
*大蒜-味辛、溫,殺菌、促進新陳代謝、補腦。
*韭菜-益肝,增強脾胃之氣。
*山藥-健脾益氣、補腎益精。
*大棗-補氣血不足。
春天常見口腔(角)炎、舌炎、夜盲、皮膚病等,
多吃新鮮蔬菜:菠菜、芹菜、薑、蔥。
平時可煮橘子皮、金桔、蘿蔔、梨子或荸薺當茶喝
,以防感冒。
注意事項
減少辛辣,如辣椒、胡椒、咖哩、五香、八角
等、油炸、菸酒等刺激性食物,易燥火傷肝。
避免肥肉和高脂肪的食物,增加肝臟負擔。
注意個人與居家衛生,降低感染性疾病發生。
保肝飲食「三高一低」: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
高糖分、低脂肪的食物。
一一三五原則
1/10:動物性蛋白質,包括魚貝類、蛋奶類及家禽、家畜的肉。
1/10:植物性蛋白質,包括大豆等豆類及其製品。
3/10:蔬菜海藻類,其中一半要攝取胡蘿蔔、菠菜、南瓜及海
藻等黃綠色蔬菜;另一半則是高麗菜、豆芽、蘿蔔淡蔬菜
和芋薯類的食物。
5/10:主食必須吃糙米或胚芽米。
生活起居
肝經-晚上十一點至一點,
膽經-凌晨一點到三點,
「子時睡得好,比吃補還好。」
在肝經運行時熬夜,要花三倍的時間,才能補回來一整天精神都不好。
運動選擇走路、打太極拳等緩和性的運動;運動時間以能見到日光的時
候到戶外運動為宜,因為清晨是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替的時段,此時運動
不太適合。
勞力或勞心,都要適度。對工作與休閒,須知所調節。
護肝按摩
春季大補帖
春季養生湯
材料:
(1)當歸1錢、麥冬3錢、黃耆3錢、西洋參1錢
(2)生干貝6兩、枸杞3錢、白蘿蔔1斤、雞胸骨
1付、鹽少許
做法:
1.雞胸骨洗淨燙過和上述藥材(1) 置鍋內,
加水五杯,燒開後改以小火熬約40分鐘後
過濾取湯汁備用。
2.生干貝洗淨,蘿蔔去皮切塊,一起放入小
瓦鍋內,倒入上述藥汁和枸杞並加適量的
水以醃食物為度。
3.瓦鍋加蓋入電鍋以2杯水蒸熟加鹽即可。
黨蔘紅棗雞湯
材料:紅棗10粒、黨蔘3錢、枸杞5錢、薑片5片、
黃耆數片、米酒少量、雞腿肉2支。
做法:將所有材料洗淨,雞腿肉切塊,川燙一遍去
血水。將所有材料放入燉鍋中,燉熟即可。
起鍋加少許鹽酒調味。
首烏粥
材料:首烏30克、粳米100克、紅棗3枚、冰糖適量。
做法:先將首烏放入沙鍋內加水煎煮半小時後,去渣
,加入粳米、紅棗、冰糖,再添加適量清水,
用大火燒沸後,轉用小火煮成粥即成。
夏
夏季補心
調精神、巧運動、慎起居、要午睡、勿貪涼、節飲食、防中毒。
夏季尤其要重視心神及心臟的調養;心神即指的是情緒的調適
,心臟則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。
降脂:調整血脂肪代謝,避免體脂肪堆積,
養心: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就可以增強對壓力的抗壓性。
如果違背了傷心系的臟象,秋天會生病,冬天病更會加重。
飲食建議
宜多食酸味以固表,多食鹹味以補心。
西瓜、綠豆湯、酸梅湯,為解渴消暑之佳品,但不宜冰鎮。
飲食宜清淡。
「苦入心」,許多苦味食物還有“寒”的性質。
夏天吃些苦味食物,有解熱除煩、消除疲勞的保健效果,例
如苦瓜、苦菜、茶葉等。但苦寒容易傷胃,一次不要吃太多
以免損傷脾胃功能。
平時多喝水、補充纖維質可幫助排便。
生活起居
早起
保持情緒穩定,勿大喜大悲
適度運動
片刻午睡
勿貪涼
適量排汗
運動建議:游泳、快走、騎腳踏車、跳繩、瑜珈等
養心按摩
指壓兩眼間,預防心臟病、心悸與呼吸困難:用手觸摸鼻根,
用拇指、食指併攏壓揉該處,隨心跳節律按摩,每次一分鐘。
輕敲腦部,預防夏季頭痛:如用指尖輕敲腦部,產生金屬性高
音,即緊張性頭痛,為冷飲過量引起;若是低音,即瘀血性頭
癰(血循環障礙)。
預防夏季頭痛,只須用5 個指尖輕敲頭部即可。先敲整個頭部,
如果在敲打時,發現有特別舒服之處,就可以把該處作為重點
輕敲,至少要3分鐘左右。
夏季大補帖
蓮藕排骨湯
材料:蓮藕6兩、豬小排半斤、鹽1小匙。
作法:豬小排洗淨,熱水川燙備用,蓮藕
削皮洗淨切小段。取蓮藕和豬小排
放入鍋中,倒入清水適量,放入電
鍋燜煮,熟後再加鹽即可。
消暑美顏甜湯:
材料:綠豆、薏仁、銀耳、蓮子、紅棗、冰糖。
作法:取綠豆、薏仁、蓮子、銀耳適量,洗淨後清水浸泡 2小時
,以多量的水同煮,至熟爛後加入冰糖拌和即成。
夏日美白湯
材料:蓮子5錢、芡實5錢、茯苓5錢、淮山5錢、薏仁10錢、冰糖
適量。(可斟酌再加入紅棗與枸杞)
作法:將所有食材用清水洗淨,水煮滾後加入所有食材,煮滾後
依個人喜好加入冰糖調味。
豆豉苦瓜
材料:參鬚2錢、麥冬2錢、五味子5分、苦瓜1條、小魚乾1兩、乾
豆豉2大匙、鹽1小匙、糖2小匙、大蒜2小粒(拍碎)
作法:將藥材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。
苦瓜去子洗淨切小塊,用水泡去苦味,小魚乾用水 泡軟。
熱鍋入油 2大匙,放入大蒜、豆豉爆香,再放入苦瓜、小魚乾、
鹽和糖稍炒,倒入藥汁燜煮15分鐘,熄火盛盤即可。
秋
秋季潤肺
秋天由熱轉涼,白天氣溫高日照強,俗稱「秋老虎」。
夏天的炎熱尚未清除,而又間雜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濕,尤其在白露的節氣
,雨水較少氣候較乾燥,寒熱的變化大,所以這時候容易傷風感冒,也容
易引發舊疾,所以有句話說:「多事之秋」就是這樣來的,因此秋季的
保養就很重要。
飲食建議
要多食一點斂氣固脫的澀味、酸味食品。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銀耳、燉梨
、蜂蜜、酸奶、甘蔗、果茶等滋陰潤燥之物。
適食葡萄、蘋果、檸檬、山楂等
早晨吃粥,健脾胃、補中氣。
少食蔥、薑、蒜、韭、椒等耗氣辛辣之品。
忌炒與油炸。
中藥材人蔘、西洋參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枸杞、冬蟲夏草、山藥、茯苓、川貝
母、柿霜、玉竹、石斛等養陰潤肺。
生活起居
早睡早起
培養樂觀情緒,保持情緒安定
可增加戶外活動,接近大自然
唱歌、聽音樂調性
注意早晚溫差,天涼添衣
補充水分
笑對肺特別有益
清肺養生
咀嚼鼓漱:每天晨起和臨睡前,有如咀嚼口香糖一樣〈張大口〉
作上下額運動 100次,然後閉嘴,舌抵上顎鼓漱 100次,使津液
滿口,徐徐咽下。反復36回。咀嚼時,額部肌肉會將滯留在左例
頭部的血液向下牽引,送回心臟,促進血液迴圈,抵禦秋季涼氣。
壓揉承漿:承漿穴在唇下凹處,以食指用力壓揉,口腔內會湧出
分泌液,口渴即可消失。可預防秋燥,且含有可延緩衰老的腮腺
素,使面色紅潤。
秋季敲法:肺與大腸相表裏,秋燥易導致大腸蠕動變慢,形成季
節性便秘。眼睛的正下方,是大腸經絡貫通處,規律地刺激眼眶
正下方或顴骨四周,可使腸功能恢復正常。
方法:並攏食、中、無名指,以指肚有節律的輕敲。早餐後10~15分鐘
是大腸最易發生作用的時間,此時,作幾分鐘的秋季敲法,可立刻
產生便意。便通則肺亦強,精神狀態明顯改善。
秋季大補帖
百合山藥蛋蜜汁
材料:新鮮百合 50 公克、山藥 50 公克、雞蛋 1 個,蜂蜜、砂糖各 10 公克。
作法:將百合與山藥放入鍋內,加入 1000 cc的水,煎煮 30 分鐘後加入其
餘材料即可食用。
麥糖豆漿
材料:豆漿 350 cc、銀耳 5 公克、麥芽糖 5 公克。
作法: 銀耳泡水、去蒂。豆漿煮沸,加入銀耳,加入麥芽糖攪拌煮化,早晚各喝一杯。
沙參百合潤肺湯
材料:北沙參15克、百合30克,無花果5個,豬瘦肉18克,陳皮1片。
作法:先將無花果,洗乾淨,對半剖開;豬瘦肉洗乾淨;北沙參、陳皮、
百合洗乾淨;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進已滾的水中,繼續用小火煮
約一小時,加少許鹽調味,即可飲用。
冬
冬季固腎
以中醫角度,腎是人體生命之源。腎中的精(氣)為機體生命活動之本,
腎關係人的生長,發育與衰老;久病之人也常見腎虛,即所謂的「久病窮
必及腎」。
必待日光出來後,才從事活動。
避寒就溫,不過熱,不覺寒,不出汗為宜。
培養精、氣、神(人身三寶)不渙散而得以內收,乃冬季養生的道理,如
違背,即損傷腎氣,到了春天就會生萎厥疾病,壽命也跟著減少了。
在冬季裡進補(補冬),也是有其一定的道理,冬天裡進補,一方面可以
增加血液的循環,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,另一方面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
提高,可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黃柏、杜仲、熟地三味來進補,是冬季補腎正統。
芝麻、魚類、牡蠣肉、瘦肉、木耳及中藥女貞子、枸杞子、黃精、天冬、
地黃、白菊花等。
使身體發熱:薑、辣椒。
維生素B群、C、礦物質(鈣、鐵、碘)等營養素攝取量增加。
切忌補上火
補過頭的症狀:
1.口乾舌燥,吞嚥疼痛
2.口破,舌破
3.鼻血,鼻黏膜乾燥
4.皮膚發紅疹,癢
5.腹脹痛,便祕,大便硬
6.腹瀉
生活起居
早睡晚起,不蒙頭、不露肩。
晨運亦不宜早起。
冬季主「藏」,宜節制房事。
保暖。腳(泡腳)、背、肩。
適度運動。
注重皮膚保溼,防冬季搔癢。
調情志 惜精神
情志包括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。
過喜傷心。
怒氣傷肝。
悲不止傷肺。
久擾九思傷脾。
大驚恐傷腎。
心胸寬大、處變不驚、情緒穩定、少思少悲,
才能身心健康。
適當運動
《黃帝內經》:
「動作以避寒」,在冬季進行運動鍛煉,可舒筋行血、禦寒強身。
鍛煉時間宜日出以後,根據年齡、體質,選擇練拳、踢毽子、跳繩。
若體質較弱,或嚴寒大風,陰雨紛紛時,可進行室內鍛煉,例如採
用導引氣功、太極拳等。
選擇晴好天氣,避免風雨,勿動則太過而汗出傷風,勿運動不足而
挨凍受寒,總以遍體溫暖、微微有汗出為佳。
運動注意事項
要先暖身。
要保暖。
洋蔥式穿衣法。
貼身衣服要吸汗;最外面的衣服要擋風擋雨。
不要流汗,容易受涼。可用心跳計等監控運動程度。
回來別急著脫衣。
多喝水。
要穿有反光的衣服。
冬季大補帖
蓯蓉羊肉粥
材料:肉蓯蓉15克、羊肉100克、米150克、蔥白2根、
生薑3片、鹽少許
作法:先將肉蓯蓉、羊肉洗淨後切碎,再用砂鍋煮肉
蓯蓉取汁、去渣,放入羊肉和適量水與米同煮
,待沸後加入鹽、生薑、蔥白即成。
薑汁甜奶
材料:150~200cc鮮牛奶、1匙生薑汁和少許白糖,
作法:將所有材料放入容器内隔水蒸十五分鐘即可飲用。
歸參山藥燉豬腰
材料:豬腰子500克,當歸、山藥、黨參各10克,蔥、薑、蒜
、醬油、醋適量
作法:將腰子剔去筋膜、內部組織,洗淨,將當歸、黨參、山
藥放入與腰子一起,加水適量燉熟,調味即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