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寶貝出生開始,妳就滿心歡喜的看著他成長。但是,有一天妳「驚奇」的發現——這個從媽媽體內出生的寶貝,和妳越走越遠,妳似乎無法接近他,更無法理解他。
從什麼時候起,妳的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之後,不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間一個人堆積木,就是一個人看卡通影片。原來見到妳就嘰嘰喳喳的寶貝到哪兒去了?妳以為長大之後他就會慢慢轉變,但是,到他十幾歲時,卻變得更加沉默了!
從什麼時候開始,妳的孩子開始變得難纏了?身邊堆滿了零食和玩具,但是他卻叫嚷著玩具不好玩、零食不好吃,不斷的請求妳陪他出去買東西,只要見到好的東西,就耍盡一切手段要到手,不達目的誓不罷休!而且那些東西買回家之後,兩天的新鮮期一過,他就把它們扔到一邊!
從什麼時候開始,那個聰明勤奮的孩子開始蹺課?如果不是老師找到家裡,妳恐怕過了兩三個月也不會知道!為什麼這小傢伙不能明白,為他找一位好的家教老師要花多少錢?妳每天加班賺錢是為了什麼?
妳發現他身上的問題越來越多。
當最初生命降臨的驚喜淡去時,妳開始因為他變得焦躁:
「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是這個樣子?」
「為什麼他就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認真一點、大方一點?」
妳絞盡腦汁都弄不懂這一切。為什麼自己每天把80%的愛都給了孩子,但是在他身上,卻看不到20%的成長!
為什麼會這樣?是孩子錯了嗎?
錯!是妳錯了!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,心靈都是美好的。他們乾淨、單純,就像沒有雕琢過的璞玉!而母親就是打磨這塊璞玉的磨石!打磨的方式,決定了孩子以後是最珍貴的玉石,還是一堆廢料!所以,當妳發現孩子不能理解妳的好意和苦心的時候,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有問題。
如果妳是一位這樣的母親,以為花錢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幼稚園、一流的小學和中學,或者把他送到各種名氣很大的才藝班中,自己一心一意的去上班,為他準備以後成功的「資本」,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優秀的孩子。那麼,妳注定會「人財兩空」!因為,從來沒有人可以替代媽媽的職責!媽媽的關懷、幫助和引導,也不是金錢能替換的!
看一看下面的問題,試著回想當初是怎麼回答孩子的:
一、當妳的孩子和妳抱怨練琴很累的時候,妳是怎麼和他說的?
二、妳知道孩子很膽小,但是想去參加才藝競賽,卻又沒有勇氣的時候,妳在他身邊嗎?鼓勵他了嗎?
三、當妳的孩子對妳抱怨,新來的老師如何不好的時候,妳又是怎麼做的?
問題一:如果孩子在抱怨的時候,妳只是對他大吼,那麼妳會發現他不再抱怨。這並不是因為事情就此解決了,而是他已經開始逃避妳了。
問題二:如果妳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「表現欲」,這就足以說明妳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!當然,如果妳給了他鼓勵,並在他失敗的時候,安撫他的情緒,那麼,恭喜妳,妳很稱職!
問題三:如果妳和孩子一起抱怨老師,或者只是聽聽就算了,那麼他的成績一定會變差!應該嘗試讓他不要過度排斥老師。當然,如果是老師的問題,妳應該親自到學校去了解一下。
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,如果妳總是在小事上忽視孩子的成長,那麼孩子在以後必會給妳點「顏色」看看。要知道,孩子心靈的偉大工程就是「小事」堆積出來的,妳應該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孩子的心理需要什麼,當妳更懂得孩子需要什麼的時候,妳也就明白了從什麼方向去教育他!
但是,總會聽到一些母親看到他們的孩子出現問題之後這樣說:「我沒有時間和他溝通,我整天忙著工作!」她們忘記了,工作和孩子哪個重要?我的忠告是:「無論妳多麼忙碌,都請不要忘記孩子!」
我們來看看一位忙碌的母親和她兒子的故事——
一位5歲小男孩的母親很忙,就像很多母親一樣不能陪兒子玩耍、聊天。每天一大清早,她就要起來趕搭公車去上班,這時候她的兒子還在睡覺,而到了晚上,這位母親又總是因為加班很晚回家,到家之後,兒子已經睡著了。
一個週五的晚上,她回家的時候,兒子還沒有睡覺。等她梳洗完畢準備上床睡覺時,兒子對她說:「媽媽,妳一天上班能賺多少錢?」「大概一千元吧。」對兒子莫名其妙的問題,母親感到很奇怪。兒子聽了之後很高興,沒有說什麼,就跑去睡覺了。
第二天,母親一大早就又出去了。到了晚上,她發現兒子坐在沙發上,看到她回來,一臉興奮,很顯然,兒子在等她。「發生了什麼事?」「媽媽,妳能借給我五百元嗎?」母親沒有說話,不太高興的看著兒子,她心想孩子一定是看上什麼玩具了。「你想買什麼?」「我已經存了五百元了,只差五百元,就能買下妳一天的時間了!」兒子開心的叫著。
天知道有多少孩子像這個小男孩一樣,等著父母的關懷和疼愛!當然,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「買母親的時間」的想法,但是他們都需要母親的教導和愛護。所以,許多孩子的心靈生病了,內向的孩子開始孤單、沉默,整天躲在自己的小圈子裡;外向的孩子開始惹麻煩,蹺課、上網、談戀愛……只要能引起妳的注意,他才不管用什麼手段!
「忙碌」、「壓力大」,讓妳找出很多理由忘記孩子。但事實上,這樣的理由是極其可笑的!難道和孩子交談、溝通,還要像坐在教室裡那樣,找出固定的時間來「授課」?如果真的是這樣就不正常了!
其實,母親的每個舉動、每個眼神、每句話,都是在和孩子溝通,這些都不需要特定的時間,也不會有什麼壓力。每位母親都是孩子天生的「心靈導師」,時時刻刻都在教育孩子——怎麼說話、怎麼做事、怎麼為人!這些無形的「愛的教育」,足以讓一個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下去。
但是,不幸的是,很多母親都疏忽了這件事!
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的心靈出現裂痕時才想辦法補救,一旦心靈有了裂痕,無論怎麼補救都無法修復成原來的樣子!而這也會造成孩子一生的缺憾。為什麼不在孩子心靈美好的時候,給予他最適切的引導呢?妳知道嗎?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,如果能夠花80%的心力來養育孩子,那麼孩子長大之後,妳只需要花20%的心力來關切他;但如果現在妳只用20%的心力來養育孩子,孩子長大後可能就會讓妳花80%的時間來擔憂!
對於幼年的孩子,每一天的成長都是極其迅速的。他們心智的發育遠遠超過父母的想像,而在不同的時期,孩子的心理變化也有著極大的不同。
妳知道孩子對人信任和不信任的時期,出現在幾歲嗎?
妳知道孩子心智定型的時候,需要注意什麼嗎?
妳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在某個時期突然反抗妳嗎?
以上這些,只是一位母親應該了解孩子的一小部分!只有讀懂孩子的心理,才能對症下藥和因材施教;同時,妳只有透過不斷學習來教育好自己,才能教育出健康、快樂的心肝寶貝!